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敲打梆子。用以宣告集散﹑表示有事申报或巡更示警等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jī bānɡ
拼音:
解释:
击 (形声。从手,毄声。本义敲击,敲打) 同本义 欲以击柱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不肯击缻。 留击柝者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使击柝如故。 援玉 枹兮击鸣鼓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 又如击壤(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率力于我何有哉?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);击节(打拍子);击鞠(击皮球) 攻击;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,已拔赵,必移兵击之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又如击排(攻击排斥);击排冒没(攻击排斥,轻率而不顾一切);击床(击杀于床上) 击(擊)jī ⒈打,敲打~鼓。敲~。~掌。〈引〉碰撞,接触冲~。目~(亲眼所见)。车毂~,人肩摩(车挨着车,人挨着人)。 ⒉攻打攻~。拳~。炮~。导弹~。〈引〉击杀~牛。 ⒊刺~剑。 击xí 1.男巫。 击jì 1.人名。春秋晋有屠击。见《左传.僖公二十八年》。
拼音: bānɡ
解释:
梆 (本义木名) 梆子,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。用于巡更或聚众 知县才发二梆,不曾坐堂。--《儒林外史》 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 梆 敲打木头的声音 梆 好动手去梆。--《白洋淀纪事》 梆bāng ①梆子。打更用的器具。 ②象声词。敲木头的声音把桌子敲得~~响。 【梆子腔】戏曲声腔。因采用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。源于陕西、甘肃民歌,形成'秦腔',并不断受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的影响,形成许多不同流派,如山西梆子、河南梆子、河北梆子等。声腔风格高亢激越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击梆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击梆的例子 击梆相关词语 与击梆有关
击梆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