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犹安乐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qǐ ān
岂
拼音:
qǐ
解释:
岂
同恺”。安乐
王在在镐,岂乐饮酒。--《诗·小雅·鱼藻》
既见君子,孔燕岂弟。--《诗·小雅·蓼萧》
岂
(形声。从壴省,微省声。壴,陈列乐器。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)
岂”假借作虚词,用在句中或句首,表示反问。
相当于难道”,怎么”
岂非计久长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岂若吾乡邻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岂其愤世疾邪者耶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岂独一琴哉。--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又如岂奈(何奈,无奈);岂不尔思(怎能不思念你);岂有他哉(表示没有其他原因)
相当
岂(豰)qǐ
⒈助词。是否,怎么,难道(用于疑问或反诘句)~愿见乎?~敢违抗?~有此理!
⒉〈古〉通"恺"、"凯"。柔和,快乐。
岂kǎi 1.和乐。参见"岂乐"。
安
拼音:
ān
解释:
安〈形〉
(会意。从女”在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
安,定也。--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风雨不动安如山。--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然后得一夕安寝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谢庄遂安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。
又如安睡;安寝;安抵(平安地抵达);心神不安;坐立不安;安枕(安安稳稳)
⒈平静,稳定平~ 。 ~定团结。
⒉使平静,使稳定~慰。~民。
⒊处理,放置,装设~排。~置。~装。~机器人。
⒋存着,怀着~心赖账。
⒌治理治~。~天下。
⒍疑问词。哪里?怎么而今~在?~能见死不救?
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,安培的简称,代号a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岂安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岂安的例子
岂安相关词语
与岂安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