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稼播种;穑收获谷物。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bù fǒu jià bù fǒu sè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稼
拼音:
jià
解释:
稼
(形声。从禾,家声。本义种植五谷)
同本义
不稼不穑。--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。--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
宜稼于田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后稷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稼桑(栽种桑树的一种方法。即斩下桑的枝叶而加以种植);稼事(农田耕种的事物);稼政(修封疆、开沟洫、教民种植五谷等事);稼器(农具)
从事农业生产
好稼者众矣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稼
禾所结的果实
稼,禾之秀实为稼,茎节为禾。--《说文》。
稼jià
⒈耕种,种植耕~。
⒉
⒊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穑
拼音:
sè
解释:
穑
(形声。从禾,啬声。声符有表意作用,见前。本义收获谷物)
同本义
穑,谷可收曰穑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穑即啬之后出字。
土爰稼穑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王肃注种之曰稼,敛之曰穑。”
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--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
又如穑民(农民);穑地(农田);穑臣(古代称管理农事的大臣);穑督(谓督导农事);穑养(谓退隐务农)
通啬”。节俭;爱惜
贬食省用,务穑劝分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。杜预注穑,俭也。”
大国省穑而用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爱也
穑(穡)sè
⒈收割庄稼不稼不~。
⒉〈古〉通"啬"。节省。
应用场景
含有"不稼不穑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不稼不穑的例子
不稼不穑相关词语
与不稼不穑有关

例句
- 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