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脱去白衣﹐换上绿袍。谓初登仕途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tuō bái ɡuà
脱
拼音:
tuō
解释:
脱〈动〉
(形声。从肉,兑声。本义肉去皮骨)
同本义
脱,消肉舑也。--《说文》
肉去骨曰脱。--《尔雅》
肉曰脱之,鱼曰作之,枣曰新之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其状若脱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筋骨尽脱矣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离;脱离
则脱然愈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十九年》。注疾除貌也。”
言脱于口。--《管子·霸形》
蠃蚌脱壳。--
鱼不可脱于深渊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善建不拔,善抱不脱。
又如脱祸(摆脱祸害);脱了干系;脱凡(脱离凡俗);
脱tuō
⒈离开,落掉~离。~去。~落。~掉。~粒。~皮。~节。~身。~逃。
⒉遗漏~误。这儿~了两个字。
⒊取下,去掉~帽。~去外衣。
⒋说出,冒出~口而出。~颖而出。
⒌
脱tuì 1.见"脱脱"。 2.同"蜕"。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挂
拼音:
ɡuà
解释:
挂
(形声。从手,圭声。本义区别,区分)
同本义
挂,画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《易·系辞传》分而为二以象两,挂一以象三。”…古本多作画者,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。陆德明云挂,别也◇人乃云悬挂,俗制
挂字耳。”
挂于季指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变更易常以掛功名。--《庄子·渔夫》。释文别也。”
悬挂;下垂
挂曲琼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悬也。”
仰视天,则明月斜挂,云霞掩映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齐沧海。--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
又如挂匾;挂筹(
挂(掛)guà
⒈悬,悬吊~图片。悬~。彩灯高~。
⒉牵绊,勾住,惦记牵~。~钩。~怀。~记。
⒊登记去~号。快~失。
⒋粘上,附着裤子上~了一层泥。
⒌量词。用于成串的东西两~葡萄。三~珠子。
⒍
⒎
⒏
①喜庆日子悬挂彩绸。
②作战中负伤流血。
拼音:
解释:
应用场景
含有"脱白挂緑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脱白挂緑的例子
脱白挂緑相关词语
与脱白挂緑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