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碑,用做分界的标志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jiè bēi
拼音: jiè
解释:
界 (会意。从田,介声。本义边垂,边境) 同本义 界,境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田畔也。 界,垂也。--《尔雅》 田边谓之界。--《急就篇·顷町界亩》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。--《墨子·号令》 去门十里以为界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至燕南界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 迎公子于界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境界危恶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又如界分(分界处;地界);界约(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);界贼(扰乱国境的盗贼);界至(指边界) 界限; 界jiè ⒈地域的相交处县~。国~。西~。树碑为~。〈引〉不同事物的区别分~。诗词之~甚严。 ⒉范围眼~。管辖~。特指按行业、性别等划分的范围科技~。工商~。医务~。妇女~。
拼音: bēi
解释:
碑 (形声。从石,卑声。本义古时宫、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) 竖石 碑,竖石也。--《说文》 上当碑南陈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。注宫必有碑,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。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。其材,宫庙以石,窆用木。” 公室设丰碑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 君牵牲…既入庙门,丽(拴)于碑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 石碑。石上刻着文字,作为纪念物或标记,也用以刻文告。秦代称刻石,汉以后称碑 碑,被也。此本葬时所设也。施鹿卢以绳被其上,引以下棺也。臣子追述君父之功,美以书其上,后人因焉。无故建于 碑 bēi ①~宫、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既入庙门,丽于~。(《礼记·祭义》) ②刻着文字或图画,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人民英雄纪念~。 【碑碣】碑。 碑pō 1.见"碑池"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界碑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界碑的例子 界碑相关词语 与界碑有关
界碑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