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谓脱去白衣﹐进入仕途。
2.脱身﹐脱走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tuō bái
脱
拼音:
tuō
解释:
脱〈动〉
(形声。从肉,兑声。本义肉去皮骨)
同本义
脱,消肉舑也。--《说文》
肉去骨曰脱。--《尔雅》
肉曰脱之,鱼曰作之,枣曰新之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其状若脱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筋骨尽脱矣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离;脱离
则脱然愈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十九年》。注疾除貌也。”
言脱于口。--《管子·霸形》
蠃蚌脱壳。--
鱼不可脱于深渊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善建不拔,善抱不脱。
又如脱祸(摆脱祸害);脱了干系;脱凡(脱离凡俗);
脱tuō
⒈离开,落掉~离。~去。~落。~掉。~粒。~皮。~节。~身。~逃。
⒉遗漏~误。这儿~了两个字。
⒊取下,去掉~帽。~去外衣。
⒋说出,冒出~口而出。~颖而出。
⒌
脱tuì 1.见"脱脱"。 2.同"蜕"。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应用场景
含有"脱白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脱白的例子
脱白相关词语
与脱白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