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jū jiē
苴
拼音:
jū
解释:
苴
(形声。从苃,且声。本义鞋底的草垫,用以垫鞋底)
同本义
冠虽敝不以苴履。--《汉书》
青麻的子实
七月食瓜,八月断壶。九月叔苴,采荼薪樗,食我农夫。--《诗·幽风·七月》
结子的麻,或粗黄麻布
粗劣;粗恶
苴麻
苴jū
⒈苴麻,又叫"种麻"。大麻的雌株,开花后能结果实。也指结子的麻~布。
⒉枯草。
⒊用草做成的鞋垫。
⒋包裹。
苴zhǎ 1.腐土;糟粕。 2.通"柤"。木名。
苴chá 1.浮草;枯草。
苴zū 1.见"苴秸"。
苴bāo 1.古民族名。巴人的一支。
苴xié 1.羊苴咩城,又名苴咩城。古城名。故址在今云南大理。唐代南诏国徙都于此,始建城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.云南.大理府》。
秸
拼音:
jiē
解释:
秸
(形声。从禾,皆声。农作物的茎杆。如麦秸) 谷物脱馏的茎杆
秸(穖)jiē有些农作物脱馏的茎杆豆~。稻~。
秸jí 1.见"秸鞠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苴秸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苴秸的例子
苴秸相关词语
与苴秸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