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道不拾遗”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dào bù fǒu duō yí
道
拼音:
dào
解释:
道
(形声。从辵,首声。本义供行走的道路)
同本义
道,所行道也。--《说文》
一达谓之道。--《尔雅》
道坦坦。--《易·履》
百夫有洫,洫上有途,千夫有浍,浍上有道,万夫有川,川上有路。--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。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,路容三轨。”
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--《老子》五十三章
道听而途说。--《论语·阳货》
从此道至吾军,不过二十里耳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道渴而死。--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
今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期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如大道,问道于盲;要道;人行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掇
拼音:
duō
解释:
掇
(形声。本义拾取)
同本义
掇,拾取也。--《说文》
患至掇也。--《易·讼》
承蜩犹掇之也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览取挢掇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
成益惊喜,掇置笼中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掇撷(采摘,拾取);掇桂(折桂);掇蜂(喻离间骨肉)
挪;搬取
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,掇将过来告了门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掇盆;掇床
选取
但二月草已芽,八月苗未枯,采掇者易辨识耳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采草药》
凡所著述五十八篇,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又如掇采(选取
掇 duō拾取。
掇duó 1.拾取。 2.指折取;搬取。 3.惹;招致。 4.选取。 5.考取。 6.侵掠,掠夺。 7.踏。 8.挖;撬。 9.掉转。 10.耸动。 11.怂恿;哄骗。参见"掇赚"。
12.打发;催逼。参见"掇送"。 13.通"缀"。连结。 14.通"剟"。削,除去。 15.通"辍"。停止。 16.用同"惙"。疲乏。参见"掇掇"。 17.量词。犹撮。
掇zhuō 1.短。
遗
拼音:
yí
解释:
遗 wei
给予;馈赠
相遗以水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欲厚遗之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置币遗单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裘葛之遗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遗贼(给予戕害;遭害);遗赂(赠送财物);遗劳(馈赠;犒劳);遗酌(济助);遗送(赠送);遗金(赠送金钱)
送交;交付
遗赵王书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遗魏王及公子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遗权书曰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以书遗操。
又如遗书(投书;寄信);遗使(遣使);遗秉(发放粮食);遗
遗wèi
⒈给予,赠送施~●~。
遗yí
⒈丢失~失。
⒉漏掉,忽略~漏。~忘。
⒊丢失的东西道不拾~。
⒋漏掉的部分补~。纤悉无~。
⒌抛弃~弃。
⒍余,留,剩下~风。~留。不~余力。
⒎特指死者留下的~嘱。~物。
⒏排泄大小便~矢(矢屎)。
⒐不自觉地排泄大小便或精液~尿。~精。
⒑
⒒
遗suí 1.谦虚,顺从。
应用场景
含有"道不掇遗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道不掇遗的例子
道不掇遗相关词语
与道不掇遗有关

例句
- 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