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见"夺胎换骨"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duó tāi
夺
拼音:
duó
解释:
夺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,下面是手(又、寸),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,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。本义丧失)
同本义
夺,手持隹失之也。--《说文》
给夺慈仁。--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。注犹乱也。”
精气夺则虚。--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
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勿夺农时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又如夺宗(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,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);夺气(丧失了胆量和勇气);夺魄(精神丧失而无生气);夺胆(丧胆);夺彩(失出光彩)
强取
夺,取也。--《玉篇》
夺 duó
①强取。
②争取得到~标。
③使失去剥~。
④做决定定~。
⑤文字脱漏讹~。
【夺标】
①争夺锦标;争当冠军。
②夺到锦标;争得冠军。
【夺目】(光彩)耀眼。
夺duì 1.狭路。《礼记.檀弓下》"齐庄公击莒于夺,杞梁死焉。"郑玄注"隧﹑夺声相近,或为兑。"陈澔集说"隧,狭路也。"一说,地名。见《集韵.去夳》。
胎
拼音:
tāi
解释:
胎〈名〉
(形声。从肉,台声。本义未生的幼体,胚胎)
同本义
胎,妇孕三月也。--《说文》
胎,始也。--《尔雅》
九窍者胎生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毋杀孩虫胎天飞鸟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三月而胎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
又如胎夭(刚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动物);胎胞(胎儿的胞衣);胎动(胎儿在母体内蠕动);胎卵(胎生与卵生);胎形;胎位
怀孕或生育的次数
衬在衣服、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用作填充的材料
器物的坯子;物体的初步而未修整的粗模
胎tāi
⒈母体内的幼体~儿。胚~。
⒉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头~。第二~。
⒊根源祸~。
⒋器物的粗坯或衬在里面的泥~儿。棉花~。
⒌轮胎车~。内~。外~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夺胎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夺胎的例子
夺胎相关词语
与夺胎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