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《诗.王风.黍离序》﹕"《黍离》﹐闵宗周也。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﹐过故宗庙宫室﹐尽为禾黍﹐闵周室之颠覆,仿徨不忍去﹐而作是诗也。"后遂以"离黍"为慨叹亡国之典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lí shǔ
离
拼音:
lí
解释:
离
(形声。从隹,表示与鸟类有关,离声。离”是鹂”的本字,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。本义鸟名。即黄鹂,也称仓庚,鸣声清脆动听)
同本义
离,离黄仓庚也。--《说文》
離为雉、九家,離为鸟,为飞、为鹤、为黄。--《易·说卦》
离则配禹。--《颜氏家训》
流離之子。--《诗·邶风·旌丘》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--杜甫《绝句》
长离,传说中的凤鸟,比喻有才华的人
双鸾游兰渚,二离扬清晖。--傅长虞《赠何劭王济》
八卦之一,象征火
离,为火,为日。--《易·说卦》
通
离(離)lí
⒈分开,分别~开。~别。~婚。~职。分~。
⒉违背背~。
⒊相距,隔开距~。隔~。我家~学校有一里路。
⒋缺少生活~不了粮食。
⒌八卦之一,代表火。
⒍
⒎
⒏
离chī 1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。 2.猛兽。
离gǔ 1.山名用字。
离lì 1.丧失。 2.去掉;弃。
离lǐ 1.见"离跂"。
黍
拼音:
shǔ
解释:
黍
(形声。从禾,雨省声。本义植物名。亦称稷”、糜子”)
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
黍,禾属而黏者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今北方谓之黄米。
天子乃以雏尝黍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黍火谷。”
黍白芗合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无食我黍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又如黍离(喻覆没;衰败。西周亡后,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,只见满目黍离,十分荒凉);黍酒(用黍酿制的酒);黍醅(同黍酒);黍月霍(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
黍shǔ一年生草本。叶线形。子实叫"黍子",碾成米称"黄米",乳白、淡黄或褐色,性粘,供食用或酿酒。[蜀黍]高粱。供食用或酿酒。[玉蜀黍]玉米。又叫"包谷"或"棒
子"。供食用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离黍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离黍的例子
离黍相关词语
与离黍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