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小说家,散文家。北京人。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。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◇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、文化部副部长、总政文化部部长。著有短篇小说集《五台山下》、《政治委员》、《无敌三勇士》等,散文集《红玛瑙集》、《芳草集》等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liú bái yǔ
刘
拼音:
liú
解释:
刘
(形声。从金,从刀,乯声。本义杀,戮)
同本义(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)
胜殷遏刘,耆代尔功。--《诗·周颂·武》
重我民,无尽刘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。孔传刘,杀也。”
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,晋之北鄙亦曰刘。--《方言》卷一
芟夷我农功,虔刘我边垂。(虔杀戮)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克,战胜
咸刘商王纣,执矢恶臣百人。--《逸周书·世俘》
刘
兵器名。斧钺
一人冕,执刘,立于东堂。--《书·顾命》。孔传刘,钺属。”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刘,盖今鑱斧。”
姓
刘
刘(劉)liú姓。
刘liǔ 1.美好貌。《诗.陈风.月出》"佼人懰兮",陆德明释文本作"刘兮",谓"刘,本又作懰,同。力久反,好貌。《埤苍》作嬼。嬼,妖也。"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羽
拼音:
yǔ
解释:
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羽毛形,即鸟的长翎形。羽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羽”的字多与羽毛有关。本义鸟毛,特指鸟的长毛)
同本义
羽,鸟长毛也。象形。--《说文》
羽虫三百六十,而凤为之长。--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
教羽舞。--《周礼·舞师》
初献六羽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染羽。--《考工记·钟氏》
剑盾为羽旗,车为龙旗。--《墨子·旗帜》
又如羽葆鼓吹(仪仗乐队);羽葆翠盖(以翠羽连缀为饰的华丽车盖);羽葆花旌(仪仗旗帜);羽仪廊庙(指受到朝廷重视,其德行为满朝文武之楷模);羽旆(用羽毛装饰的旌旗);羽
羽yǔ
⒈鸟翅膀上的长毛~翼。〈引〉鸟或昆虫的翅膀振~飞翔。泛指鸟的毛~毛未丰。
⒉鸟类的代称奇禽异~。
⒊〈古〉箭上的羽毛箭~。〈引〉箭负~从军。
⒋〈古〉五音(宫商角徵~)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"6"。
羽hù 1.舒缓。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拼音:
解释:
应用场景
含有"刘白羽(1916- )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刘白羽(1916- )的例子
刘白羽(1916- )相关词语
与刘白羽(1916- )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