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兽名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zī bái
兹
拼音:
zī
解释:
兹--龟兹”古代西域的国名,唐代征服东突厥时曾在此设郡,旧址在今新疆库东县一带
zi
茲
(形声。据《说文》,从苃,滋省声。本义草木茂盛) 同本义
兹,草木多益也。--《说文》
五藏之气,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。--《素问·五藏生成论》
又如兹兹(增加繁殖)
兹
年
今兹美禾,来兹美麦。--《吕氏春秋》
草席
蓐谓之兹。--《尔雅》。注兹者,蓐席也。”
毛叔郑奉明水,卫康叔封布兹。--《史记》
现在;此时
兹予大享于先生,尔祖其从与享之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
兹 <
兹 cí用于'龟兹'。又见zī。
兹(茲)zī
⒈此,这,这个,这样~日。~事。~故不言。
⒉现在~有。~定于今晚八时开始放电视录像。
⒊〈古〉年今~。来~。
⒋〈古〉通"滋"。益,更加~重。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应用场景
含有"兹白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兹白的例子
兹白相关词语
与兹白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