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见"酌古斟今"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zhuó ɡǔ cān jīn
酌
拼音:
zhuó
解释:
酌
(形声。从酉,从勺,勺亦声。从酉”与酒有关。本义斟酒)
同本义
酌,盛酒行觞也。--《说文》
尸升,坐取爵酌。--《仪礼·有司彻》。
酒曰清酌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缩酌用茅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盖酌之也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八年》
及祭,酌仆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
引壶觞以自酌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因命酌互举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以我酌油知之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以钱覆其口,徐以杓酌油沥之。--欧阳修《卖油翁》
无多酌我,我乃酒狂。--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
又如
酌zhuó
⒈斟酒自~。对~。〈引〉酒宴小~。便~。
⒉考虑,权衡~量。斟~。~情处理。
古
拼音:
ɡǔ
解释:
古
(会意。从十,从口。本义古代。一般分为太古、上古、中古、近古)
同本义
古,故也。--《说文》
大古冠布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大古,唐虞以上。”
以是为近古也。--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。注古,谓五帝时。”
慨长思而怀古。--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别求闻由古先哲王。--《书·康诰》
故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耳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故古之人君,量而不欲入者,许由、务光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远古(遥远的古代);古字(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);
古gǔ
⒈很久以前的,过去的,跟"今"相对~代。~物。名胜~迹。已作~(已死)。
⒉〈古〉诗体五~。七~。
⒊
⒋
⒌
古gù 1.通"故"。故旧。参见"古处"。 2.通"故"。因此;所以。 3.通"固"。姑且。 4.通"固"。本来。
古kū 1.见"古成"。
参
拼音:
cān
解释:
参 can
加入
参水浸于盂内。--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
又如参选(参加盐);参纂(参加编纂)
参与(亦作参予”参豫”。预闻而参议其事)
与之参国政。--《晋书·唐彬传》
又如参决(参与决定计划);参定(参与决定);参事(参与计议国事)
领悟;琢磨
或者此时参悟了,也未可定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参悟(领悟);参禅(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。通过静心思虑,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”)
检验
无参验而必之者,愚也。--《韩非子·显学》
进见,拜见(以一定
今
拼音:
jīn
解释:
今
(会意。从佶亼。本义现在)
同本义
今,是时也。--《说文》
今,时辞也。--《苍颉篇》
迨其今兮。--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
于今三年。--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吾今召君矣。--《史记·汲郑传》
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亲也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今其室十无一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今之高爵显位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今年四月。(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即戊戌年。四月,旧历。公历是六月。)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今
今jīn现在,现代,跟"古"相对~时。~日。~年。从~天起。古为~用。~昔对比。~非昔比。
应用场景
含有"酌古参今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酌古参今的例子
酌古参今相关词语
与酌古参今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