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亦作"白槌"。
2.佛教仪式。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。
3.借指出家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bái zhuī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椎
拼音:
zhuī
解释:
椎
(形声。从木,隹声。本义槌子,敲击的器具)
捶击的工具◇亦为兵器
椎,所以击也。--《说文》
椎,棒椎也。--《广韵》
杼上终葵首。--《考工记·玉人》。疏终葵,椎也。”
又如椎拍(用椎拍击);椎斧(椎和斧);椎凿(槌子和凿子);椎锻(锤子和打铁用的砧石);椎额(额头突出如椎);椎塘(臼)
椎髻。盘在头顶上的一种椎形高髻
椎
用椎打击
椎,击也。--《说文》
五日一椎牛。--《史记·张释之
椎 chuí
①同'槌'。
②同'捶'。又见zhuī。
【椎心泣血】手捶胸脯,眼睛因哭泣而红肿,像要流出血来了。形容万分悲痛的样子。
椎chuí
⒈敲击的器具铁~。木~。
⒉用椎打击~鼓。~杀。
⒊朴实,迟钝~鲁。
椎zhuī
⒈椎骨,脊椎骨。组成人和脊椎动物背部脊柱的短骨,可分颈~、胸~、腰~、骶~、尾~等。人的~骨共有三十三个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白椎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白椎的例子
白椎相关词语
与白椎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