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即艾蒿。臭草。亦以比喻小人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ài xiāo
拼音: ài
解释:
艾〈名〉 (形声。本义草名) 即艾蒿 。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,供针灸用 艾,冰台也。--《说文》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,干艾于后,承其景则得火,故曰冰台。--《博物志》 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--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 求三年之艾也。--《孟子》。 又如艾人(用艾草结成的草人。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,可以避邪除毒) 老年,对老年人的敬称 有幼、壮、艾之期。--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南引》 五十曰艾,服官政。--《礼记》。郑玄注艾,老也 艾ài ⒈多年生草本,有香气,秋季开黄色小花。全草供药用,可杀虫,防治植物病虫害。叶可制艾绒,供灸病用。枝叶熏烟,可驱蚊、蝇等。 ⒉止,绝方兴未~。 ⒊美好幼~。 艾yì ⒈治理,改正。
拼音: xiāo
解释:
萧 (形声。从苃,肃声。本义艾蒿) 同本义 萧,艾蒿也。--《说文》 萧萩。--《尔雅》。注即蒿。” 共萧茅。--《周礼·甸师》 彼采萧兮。--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 又如萧艾(臭草名。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);萧敷艾荣(比喻凡事委曲求全,以致飞黄腾达) 古国名 楚子伐萧。--《左传》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(萧君圭,字君玉)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萧 萧条,冷落;荒凉 萧(蕭) ⒈〈古〉称香蒿,也叫"青蒿"。 ⒉冷落,冷静~然。~索。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~条。 ②停滞,萎缩经济~条。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~瑟。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。 ⒌ ⒍ ⒎"萧"姓,俗写作"肖"。 萧xiāo 1.蒿类植物的一种。即艾蒿。 2.萧条冷落;凄凉。 3.稀疏。 4.指萧斧。 5.见"萧森"。 6.见"萧然"。 7.通"肃"。参见"萧墙"﹑"萧斧"。 8.古国名。春秋 时宋的附庸,子姓。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。公元前597年灭于楚◇仍为宋邑。 9.姓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艾萧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艾萧的例子 艾萧相关词语 与艾萧有关
艾萧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