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以狡诈手段取胜之兵。
2.叛乱之兵。
3.谓盗取兵权。指叛乱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dào bīnɡ
盗
拼音:
dào
解释:
眎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盗窃,偷东西)
同本义
眎,私利物也。
窃货曰盗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君子不为盗,贤人不为窃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窃人之财犹谓之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盗器为奸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盗名不如盗货。--《荀子·不苟》
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齐国人善盗乎?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又如偷盗(偷窃);盗跖下惠(跖和柳下惠,两人虽是兄弟,但跖被诬为大盗,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);盗名(偷取美名)
抢
盗 dào
①偷~窃。
②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~贼。
兵
拼音:
bīnɡ
解释:
兵
(会意。从廾,从斤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斤”,是短斧之类;下面是廾”双手),象双手持斤。本义兵器,武器)
同本义
兵,械也。--《说文》
掌五兵。--《周礼·司兵》。司农注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”
陈五兵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五年》。注矛、戟、钺、榡、弓矢也。”
谓五方之兵,东矛、南弩、西戈、北铩、中央剑也。”--《匡谬正俗》
离为戈兵。--《易·说卦》
修尔车马,弓矢戎兵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古之兵,戈、矛、弓、矢而已矣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
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--《孟
应用场景
含有"盗兵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盗兵的例子
盗兵相关词语
与盗兵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