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丹、青丹砂、青雘,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,不易褪色。始终不渝,光明显著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dān qīnɡ bù fǒu yú
丹
拼音:
dān
解释:
丹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外面框框象矿井形,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,表示那里有丹砂。本义辰砂,朱砂)
同本义
丹,巴越之赤石也。象采丹井。--《说文》
砺砥砮丹。--《书·禹贡》
有始州之国,有丹山。--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
加之以丹矸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
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”,置入所罾鱼腹中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如丹矸(丹砂);丹砂(一种红色矿物,也叫朱砂”);丹砾(矿物之丹砂,可为药用);丹铅(丹砂和铅粉,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)
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。又称丹头;丹液
丹 dān
①红色~心。
②古代道家炼的药仙~。
③根据一定配方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中成药丸散膏~、活络~。
【丹顶鹤】体长1.2米以上, 羽毛白色; 翅大, 末端黑色,能高飞;头顶皮肤裸露,呈朱红色。颈、腿长,常涉水食鱼虾。鸣声响亮。亦称白鹤、仙鹤。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。
【丹毒】〈医〉由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。多发于头部、面部和小腿。症状是突发高烧,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,界限清晰,疼痛。
【丹麦】全称丹麦王国。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。面积4.3万平方公里。人口507.4万(1989),丹麦人占96%以上。丹麦语为官方语言。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。首都哥本哈根。
【丹青】绘画泼墨~。丹、青古代绘画用的颜料。
【丹田】道家将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叫丹田意守~。
【丹心】忠心;赤心一片~。
青
拼音:
qīnɡ
解释:
青〈形〉
(会意。从生,从丹。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”字;下面是丹”字,丹是井字之变。青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蓝色)
同本义
青,东方色也。--《说文》
正东曰青州。--《周礼·职方氏》
时则有青眚青祥。--《洪范五行传》。注木色也。”
其色青。--《素问·风论》。注肝色。”
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。--《周礼·职金》。注青,空青也。”
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青磷(磷火。俗称鬼火);青靛(深蓝色);青焰焰(青蓝色);青云万里(比喻前程远大);青云干吕(庆云翔集,应乎六吕。是一种吉
青qīng
⒈颜色
①深蓝色~天。~,取之于蓝,而~于蓝。
②深绿色~草。草色入簾~。
③黑色~线。~布。
⒉深绿色的东西,多指嫩苗的庄稼、花草等看~。踏~。~苗。~黄不接(新苗未成熟,陈粮已经吃完。〈喻〉暂时缺乏或前后接不上)。
⒊〈喻〉年轻,也指青年~春。~工。共~团。老中~。
⒋
青jīng 1.见"青青"。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渝
拼音:
yú
解释:
渝
(形声。从水,俞声。本义水由净变污,引申为改变,变)
同本义
渝,变污也。--《说文》
渝盟,无享国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明誓固在,不可渝也。--《宋史》
又如渝涅(由白变黑。比喻更改初衷);渝移(变易);渝节(变节);渝变(变更,变化)
引申为违背
泛滥
沸溃渝溢。--木华《海赋》
又如渝溢(盈溢)
通输”。通达
弗震弗渝。--《国语
渝yú
⒈改变(多指感情或态度)坚持不~。
⒉泛滥~溢。
⒊重庆市的简称京~航线。成(成都)~铁路。
应用场景
含有"丹青不渝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丹青不渝的例子
丹青不渝相关词语
与丹青不渝有关

例句
- 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