猛虎行

词语 猛虎行
猛虎行的意思,词语解释 1.乐府《平调曲》名。《乐府诗集.相和歌辞六.猛虎行》郭茂倩题解"古辞曰'饥不从猛虎食﹐暮不从野雀栖。野雀安无巢﹐游子为谁骄。'"后人作此题者﹐或写客行﹐或写劝勉,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,或以猛虎喻贪暴苛政,题旨不尽相同。
汉字
猛的拼音 měnɡ
猛的解释 猛 (形声。从犬,孟声。本义健壮的狗) 同本义 猛,健犬也。--《说文》 驱猛兽。--《孟子》 猛虞趪趪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。注怒也。” 又如大猛(大狗) 猛 凶恶可怕 公之狗甚猛。--《韩诗外传》 粗厉猛起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 苛政猛于虎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如猛兽奇鬼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 又如猛利(犹凶暴);猛戾(凶暴乖张);猛急(犹暴躁);猛暴(凶残暴戾) 勇猛;威猛 威而不猛。--《论语》 便捷猛鸷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猛měng ⒈力量大,气势壮力~。勇~≤~。~虎。~将。 ⒉凶暴~兽。~禽。苛政~于虎也。 ⒊快,突然~追。突飞~进。~然觉醒。
汉字
虎的拼音
虎的解释 虎〈名〉 (象形。金文字形象以虎牙、虎纹为特征的虎形。本义老虎) 同本义 虎,山兽之君。--《说文》 阚如虓虎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 虎狼之心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苛政猛于虎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曹公豺虎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 气吞万里如虎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又如虎螭(虎与龙);虎啸(虎吼叫);虎跃(猛虎腾跃);虎残(虎口余生) 凡伤害物 虎hǔ ⒈通称老虎。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间杂。性凶猛,捕食其它的兽,有时伤人。它是受保护的珍稀动物,严禁猎杀食用。 ⒉〈喻〉勇猛,威武~将。 ⒊同"唬"。 ⒋ ⒌ ①〈喻〉危险的境地~口余生。 ②手上拇指与食指相交的部位。
汉字
行的拼音 xínɡ
行的解释 行〈名〉hang (象形。本义道路) 同本义 行,道也。--《说文》 行有死人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 遵彼微行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 又如行苇(路旁芦苇);行阡(道路);行神(路神);行程(路程);行街(大路) 直排为行,横排为列 左右陈行,戒我师旅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 凌余阵兮躐余行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 奉读书,五行并下。--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 军队编制,二十五人为一行 郑伯使卒出貑,行出犬鸡。--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 队伍,军队 陈胜、吴广皆次当行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行háng ⒈排,队列~列♂~。 ⒉兄弟、姐妹长幼的次序你~几?我~二。 ⒊职业同~。内~。干一~,爱一~。 ⒋某些商店或营业性机构寄卖~。农业银~。 ⒌量词。成行的写两~字。栽三~树。 ⒍ ⒎ ⒏见xíng。 行xíng ⒈走~走。~路。~军。远~。 ⒉跟出行有关的~装。~李。旅~社。 ⒊做,办事,活动,举动~事。~为。~动。~医。试~。执~。进~。举~。 ⒋品质,品德言~。品~。罪~。 ⒌将要~将就业。 ⒍可以这样做也~。 ⒎能干她真~。 ⒏流通,传递通~。推~。发~书报刊物。 ⒐流动的,临时的~商。~营。 ⒑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长干~。兵车~。 ⒒ ⒓ ⒔ ⒕ ①行使国家权力的~政机关。 ②有关行政事务的~政人员。~政经费。 行hàng 1.刚强貌。参见"行行"。 2.见"树行子"。 行héng 1.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。参见"行望"﹑"道行"。
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恰融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测网速  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网络测速  汉语词典  新华字典  笔顺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  
鄂ICP备20010684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