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亦作"昌葅"。
2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"菖"。周天子使周公阅聘鲁,鲁君飨之昌菹等物,示旌表其功德◇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。
3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"菖"。据传周文王嗜昌菹,仲尼食之以取味◇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chānɡ zū
昌
拼音:
chānɡ
解释:
昌
(会意。从日,从曰。本义善,正当)
同本义
昌,美言也。--《说文》
禹拜昌言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又如昌言(正直的善言、好话);昌教(善美的教化)
兴旺发达,与亡”相对
邦乃其昌。--《书·仲虺之诰》
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昌瑞(昌盛祥瑞);昌乐(兴盛安乐)
光;光明
一曰日光。诗曰东方昌昌。--《说文》
又如昌晖(光明);昌华(光华)
壮大;美好
猗嗟昌兮,颀
昌 chāng
①兴旺;茂盛~盛。
②姓。
【昌明】(政治、文化)兴旺发达科学~。
昌chāng兴旺,繁荣~盛。~明。
昌chàng 1.通"倡"。倡导。参见"昌导"。 2.通"唱"。吟唱。参见"昌诵"。
菹
拼音:
zū
解释:
菹
(形声。从苃,沮声。本义;腌菜)
同本义
菹,酢菜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葅。
水草之菹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七菹。--《周礼·醢人》
馈食之豆,其实葵菹--《周礼》
又如菹醢(盐腌的野菜、肉酱);菹酱(葅酱。酱菜)
枯干的草
请君伐菹薪,煮沸水为盐。--《管子·轻重甲》
又如菹笠(用茅草编织的笠);菹薪(枯槁的草木;柴草)
草席
肉酱
麋鹿为菹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又如菹脍(鱼肉酱);
水草丛生的沼泽地
菹(葅)zū
⒈酸菜,腌菜。
⒉多水草的沼泽地带。
⒊枯草。
⒋肉酱。
⒌〈古〉一种酷刑,把人剁成肉酱~戮。
⒍
菹jù 1.水草丛生的沼泽地。 2.通"沮"。湿润。参见"菹漏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昌菹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昌菹的例子
昌菹相关词语
与昌菹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