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揭发罪状;弹劾过失。
2.指被人告发弹劾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ɡào hé
告
拼音:
ɡào
解释:
告〈动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牛”,牛触人,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从口,从牛。本义报告,上报)
同本义
告,牛触人。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--《说文》
乃告太王王季文王。--《书·金滕》
告公用圭。--《易·益》
必告父母。--《诗·齐风·南山》
以告于乡先生君子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告,请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敢以告于先君。--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
敢敬告天子。--《书·康王之诰》
予誓告汝。--《书·甘誓》
诞告万方。--《书·汤诰》
不告而娶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
告gào
⒈用语言或文字让人知道~诉。~示。忠~(规劝)。通~。布~。
⒉检举别人,提起诉讼~发。控~。原~。被~。
⒊请求~饶。~假还乡。
⒋表明~辞。自~奋勇。
⒌宣布或表示事情状况~成。事已~终。抢险~急。前方~捷。
告jū 1.审讯定罪。
劾
拼音:
hé
解释:
劾〈动〉
(形声。从力,亥声。本义审理,判决)
同本义
劾,法有辜也。--《说文》
上其鞫劾文辞。--《书·吕刑》传
疏汉世问罪谓之鞫,断狱谓之劾。”
又如劾死(判决死罪);劾治(审理治罪);劾按(审理核实罪状);劾捕(审查其罪,加以逮捕);劾验(审理查验)
检举揭发罪状
劾大不敬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遣其劾帅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齐康所劾。--《明史》
戴凤翔劾瑞。
弹劾不避权贵。--《金史·雷渊传》
又如弹劾;劾状(弹劾,举发罪状);劾奏(检举或弹劾其罪状)
劾 〈名〉
检举揭发的
劾hé揭发罪状弹~。为在事者所~(在事者当权的人)。
劾kài 1.勤;快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告劾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告劾的例子
告劾相关词语
与告劾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