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指晋陶侃母湛氏剪发待宾的故事。典出《晋书.陶侃传》﹕"侃早孤贫﹐为县吏。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﹐时仓卒无以待宾﹐其母乃截发得双髲﹐以易酒肴﹐乐饮极欢﹐虽仆从亦过所望。"
构词分析
拼音:
táo mǔ yāo bīn
陶
拼音:
táo
解释:
陶〈名〉
(形声。从阜,匋声,阜,土山。从阜”,与土有关。本义陶丘)
同本义。本为两重的山丘,后为地名专称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。因陶丘在定陶,故定陶亦省称陶
陶,再成丘也。--《说文》
再成为陶丘。--《尔雅》。孙注形如累两盆。”
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,如陶灶也。--《释名》
在济阴,《夏书》曰,东至于陶丘北,陶丘有尧城,尧尝所居,故尧号陶唐氏。--《说文》
又如陶丘(重叠的山丘)
瓦器,陶器
器用陶匏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陶器必良火齐必得。--《吕氏春秋·仲冬纪》
以粟
陶táo
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~器。~俑。
⒉烧制陶器的粘土~土。
⒊制做陶器~人(制做陶器的人)。
⒋造就,培养~育。熏~。
⒌快乐,欢喜~然。乐~~。
⒍[陶冶]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。〈喻〉培养,锻炼~冶人才。
⒎[陶醉]欢畅饮酒,直至醉倒。〈引〉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~醉。
陶yáo
⒈
陶dào 1.驱驰貌。参见"陶陶"。
母
拼音:
mǔ
解释:
母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母亲有乳之形。本义母亲)
同本义
母,牧也。从女。象怀子形,一曰,象乳子也。--《说文》
母其中有两点,象人乳形。--《苍颉篇》
坤为母。晋,受兹介福,于其王母。--《易·说卦》
生曰父曰母,死曰考曰妣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有孙母未出,出入无完裙。--杜甫《石壕吏》
又如母难(生日。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);母以子贵(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);母子(母亲和儿子);母族(母亲之亲族);母道(为母之道)
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
本源
母mǔ
⒈娘,妈妈,母亲~亲节。~系社会。
⒉称呼女性长辈舅~。姨~。伯~。祖~。
⒊雌性的~猪。~兔。
⒋源头,能产生其它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~校。~株。酵~。工作~机。失败乃成功之~。
⒌一套物品中,可以包含其它部分的子~环。螺丝~。
⒍
⒏"。
母wú 1.无;不要。
母mú 1.模仿。 2.标准。参见"母儿"。 3.模子。参见"母儿"。
母wǔ 1.轻慢。
邀
拼音:
yāo
解释:
邀
(形声。从辵,敫声。本义迎候)
同本义
邀相见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邀我至田家。--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北邀当国者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邀见讲钧礼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邀接(迎接);邀迓(迎请);邀迎(迎合)
逢,遇到
邀殊宠,一枝已傍日边红。--清·洪昻《长生殿》
又如邀世(逢世);邀乐(遇到欢乐);邀天晴(逢天晴);邀幸(侥幸,幸运)
阻拦;截击
又怕山北诸州出兵,邀其归路而击之。--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
又如邀截(阻截);邀留(婉
邀yāo
⒈约,请~请。特~。应~。
⒉求取,希望得到~功。~准还乡。
⒊迎候,半路拦截~路。~击。~截。
宾
拼音:
bīn
解释:
宾
(形声。从贝,冥(榠溂?? )声。甲骨文字形,会意。上面象屋形,下面是人”和止”。表示客人来到屋下,即宾客到门。金文将止”改为贝”,小篆从之。王国维说金
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,乃后起之字。”本义地位尊贵、受人尊敬的客人,贵客)
同本义
賓,所敬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从貝者,宾礼必有贽。
宾者,接人以义者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
谋宾介。--《仪礼·乡饮礼》。注贤者为宾,其次为介,又其次为众宾。”
诸侯、诸伯、诸子、诸男之相为宾也。诸公之臣相为国客,是散文宾客通称,对称则宾尊而客卑,
宾 bīn
①服从;归顺西~秦国。(《盐铁论·相刺》)
②客人贵~。
③姓。
【宾白】道白。古典戏曲用语。
【宾词】一个命题的三个部分之一,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。如'竹子是植物'中的'植物'。又叫谓项。
【宾服】服从;佩服。
【宾格】屈折语中一种格的形式,表示该词是及物动词的宾语。如英语的him、me等。
【宾客图】见【礼宾图】。
【宾语补足语】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。如'we call him james'中的'james'。
【宾至如归】客人到这里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亲切。形容旅馆、饭店等招待客人很周到、热情。
宾bìn 1.摈弃;排除;拒却。
应用场景
含有"陶母邀宾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陶母邀宾的例子
陶母邀宾相关词语
与陶母邀宾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