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

词语 奉和
奉和的意思,词语解释 1.谓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。唐杨炯有《奉和上元醫宴应诏》诗。
汉字
奉的拼音 fènɡ
奉的解释 奉〈动〉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手,从収(双手),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。是用手捧物的意思。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◇作捧”) 同本义 奉,承也。--《说文》 黔敖左奉食,右执饮。--《礼记·檀弓下》 常山王奉头鼠窜。--《汉书·蒯通传》 项伯即入见沛公,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臣愿奉璧往使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奉地图匣,以次进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 又如奉书;奉地图;奉手(捧握长者之手) 恭敬地接受 奉 fèng ⒈两手捧着臣愿~璧往使。〈引〉进献,送双手~上。~马牛。 ⒉恭敬地接受,遵从,遵守~命。~行。谨~法令。 ⒊敬词~答。~陪。~还。 ⒋信仰,推崇信~。~为楷模。 ⒌伺候,供养侍~。供~。~养。 ⒍ 【奉承】恭维,谄媚。
汉字
和的拼音
和的解释 和 和谐;协调。 和,相应也。--《说文》 和,谐也。--《广雅》 音声相和。--《老子》 乐从和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 倡予和女。--《诗·郑风·? 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--《易·中孚卦》 与讴谣乎相龢。--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 和五声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圣人为能和。 和乐之本也。 夔能和之。 又如和合日(和谐、合好的吉日);和合会(合好;和谐);和令(和谐畅适);和比(和谐) 和顺;平和 和(龢)hé ⒈音乐和谐音声相~。〈引〉和睦,协调~谐。百姓~。 ⒉温柔,不猛烈温~。柔~。~颜悦色。~气致祥。 ①没有战争~平共处。 ②温和,不猛烈药性~平。 ⒊平息争端~解。讲~。媾~。 ⒋不分胜负~棋。 ⒌搀入,连同搀~。~衣而睡。~盘托出(连盘子一起托出来。〈喻〉全部拿出来或完全说出来)。 ⒍介词。对,向~小孩讲话,要讲得通俗易懂。 ⒎连词。跟,同,与云~月。你~他。 ⒏数学上指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加起来的总数三跟五的~是八。二加三加四的~是九。 和hè跟着唱一唱百~。曲高~寡。〈引〉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题材而写作~诗。奉~一首。 和hú ⒈打牌用语〈表〉赢了~牌。我~了。 和huó搅拌,揉弄~泥灰。~面团。 和huò ⒈搀杂在一起或加水搅拌~药。~稀泥(〈喻〉放弃原则,调和折中)。 ⒉量词。洗衣服等换水的次数衣服已洗三~。 ⒊量词。熬药加水所熬的次数头~药。三~药。
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恰融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测网速  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网络测速  汉语词典  新华字典  笔顺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  
鄂ICP备20010684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