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《左传.僖公二十六年》"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"后以"匡救弥缝"谓纠正错误,弥补阙失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kuānɡ jiù mí fénɡ
匡
拼音:
kuānɡ
解释:
匡〈名〉
(形声。从匚,表示与筐器有关,王声。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)
筐”的古字。容器名
匡,饭器,也。--《说文》
既齐既稷,既匡既勑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蚕则绩而蟹有匡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框”的古字。边框;围子;框框
行人夜宿墙匡月。--韦庄《秦妇吟》
又如匡子(框子)
眶”的古字。眼眶
刺匡上陷骨中脉,为漏为盲。--《素问》
春秋时齐国简册名
《管子》有《大匡》、《中匡》、《小匡》三篇
螃蟹的背壳
海岛有蟹,其匡宛具一人面。--《拜经楼诗话》
古
匡kuāng
⒈正,纠正,端正~正。~谬。~坐而弦(弦弹琴)。
⒉辅助,救助~君。~乏困。
⒊通"眶"。眼眶泪满~。
⒋〈方〉粗略计算~算。
⒌弯曲车轮破,但不~。
匡wāng 1.跛;曲胫。
救
拼音:
jiù
解释:
救
(形声。从攴,轻轻敲击,求声。本义止;禁止;阻止)
同本义
救,止也。--《说文》
救,犹禁也。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。--《周礼·司救》注
使之相救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救,救凶灾也。”
今有同室之人斗者,救之,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。--《孟子·离娄下》
又如救止(阻止;纠正);救祸(消除祸乱);救灭(扑灭);救熄(亦作救息”。扑灭);救扑(扑灭)
援救别人
救,助也。--《广雅》
扶服救之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匍匐救之。--《孔子闲居》
民困而不知救。--明·刘基《
救(捄)jiù
⒈帮助,援助,使脱离困境或危险~济。~援。~急。急~。拯~。患难相~。遇良医可~。
⒉止~ 火。濯以~热(濯洗)。
⒊
弥
拼音:
mí
解释:
弥
(形声。从弓,尔声。本义放松弓弦)
同本义
彌,驰弓也。--《说文》
弥,《说文》弛弓也。--《集韵》
充满;填满
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--《左传》
又如弥封;弥补;弥缝
通弭”。停止
不弥人争。--《管子·四称》
以弥乱发姦,登大司马,职在内辅。--《汉书·王莽传》
弥
遍;满
弥山跨谷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满也。”
弥祀社稷祷祠。--《周礼·大祝》。注犹徧也。”
马畜弥山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弥天亘地(满天
弥(彌)mí
⒈满,遍~月(婴儿满月)。~天大谎。
⒉补,合~补。~合。
⒊更加~坚。欲盖~彰。
⒋长,久旷日~久。
⒌
⒍
⒎
弥mǐ 1.通"弭"。止息。 2.通"弭"。末端。参见"弥龙"。 3.通"靡"。奢侈。参见"弥侈"。
弥nǐ 1.水深满貌。 2.深水。 3.充满,遍布。 4.见"弥迤"。
缝
拼音:
fénɡ
解释:
缝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等有关, 逢声。本义以针线连缀)
同本义
缝,以针紩衣也。--《说文》
缝,合也。--《广雅》
缝齐倍要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。注紩也。”
可以缝裳。--《诗·魏风·葛屦》
临行密密缝。--孟郊《游子吟》
又如缝衣(缝制衣服);缝刺(缝纫与刺绣);缝缉(缝纫);缝织(缝纫编织)
补合
缝
缝合处
古者冠缩缝,今也衡缝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又如衣缝;裤缝;缝际(缝合之处)
缝 féng用针线连缀~补。
【缝纫】剪裁制做服装。
缝 fèng
⒈裂开的或自然显露的窄长口子一条裂~。有道~隙。墙上有~。
⒉接合的地方无~钢管。这是~合口留下的痕迹。
⒊空子~隙。见~插针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匡救弥缝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匡救弥缝的例子
匡救弥缝相关词语
与匡救弥缝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