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《宋史.吕端传》"时吕蒙正为相,太宗欲相端。或曰'端为人糊涂。'太宗曰'端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。'决意相之。"故后人有联语曰"诸葛一生唯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。"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﹑坚持原则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lǚ duān dà,dài,tài shì bù fǒu hú tú
吕
拼音:
lǚ
解释:
吕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脊骨形,是膂”的本字。本义脊梁骨)
同本义。膂”的古字
吕,脊骨也。象形。--《说文》
氏曰有吕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。注吕之为言膂也。”
尻髋脊膂腰背吕。--《急就篇》。颜师古注吕,脊骨也。”
我国古代音乐,十二律中的阴律,有六种,总称六吕
数的六个管称律”,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”,总称六吕”、六律”,简称律吕”)
通旅”。客舍
自今以来,
吕lǚ〈古〉我国音乐用语。指乐器声音的清浊高低,分阴阳各六,共十二音,阴的称"吕",阳的称"律",合称"律吕"
端
拼音:
duān
解释:
端
(形声。从立,聑声。本义站得直)
同本义
端,直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立容直也。”
端,正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以端其位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端行颐靋如矢。--《礼记·王藻》
振书端书于君前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又如端行(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);端拱(端正身子拱手);端伟(笔直壮大);端端(端正;不倾斜);端身(摆正身体)
端正。引申为正直
水至平,端不倾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选天下之端士。--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
又如不端(不正派);好端端的(好好儿的);端一(端庄娴静);端士(端人;正直
端 duān
①〈古〉一种礼服~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(《论语·先进》)
②事物的一头笔~、末~。
③(事情的)开头开~。
④项目不只一~。
⑤端正~坐。
⑥双手平举着拿~茶。
⑦姓。
【端的】
①果然;确实。
②究竟。
③事情的经过;底细。
【端点】〈数〉射线开始一端的点叫做射线的端点;线段的两端的点叫做线段的端点。
【端方】端庄;正派。
【端倪】
①事情的眉目、头绪。
②边际。
【端详】
①详情听~。
②端庄安祥举止~。
③仔细地看~了好久。
【端绪】头绪。
【端庄】(举止神情)端正庄重。
端zhuān 1.专一;专门。参见"端意"。 2.专擅。
大
拼音:
dà,dài,tài
解释:
在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(跟“小”相对)。
事
拼音:
shì
解释:
事
(形声。从史,之省声。史,掌管文书记录。甲骨文中与吏”同字。本义官职)
同本义
事,职也。--《说文》
无功而受事,无爵而显荣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事宦(仕宦。事通仕”)
引申为职守;政事;事务
事,勤也。--《尔雅》
为政事庸力行务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在君为政,在臣为事。”
事蚤济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事至佚而功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任也。”
陉山之事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役也。”
公侯之事。--《诗·召南·采蘩》
事shì
⒈人的一切活动,自然界、社会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~情。~在人为。新~。有~。大~。
⒉变故~过境迁。这里出~了。
⒊做,治从~。~农。~商。~生产。
⒋工作,职业~业。找~。谋~。
⒌关系,责任走吧,不关你的~。
⒍工夫这活很费~。
⒎侍奉奉~。仰~俯畜(原指侍奉父母,养活妻子、儿女◇来泛指维持一家生活)。
⒏事物一件叫一事两~。
⒐
①日常工作~务缠身。
②总务。
⒑
⒒
⒓
⒔
⒕
①事故。
②争执,纠纷挑起~端。
⒖
⒗
事zì 1.立置。 2.插入,刺入。参见"事刃"。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糊
拼音:
hú
解释:
糊 〈动〉
涂抹
泛指遮掩
词缀
∶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。如黑糊糊,粘糊糊
糊
(形声。从米,胡声。本义同餬”。稠粥) 同本义
日用面一斗为糊,以供缄封。--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引《宣武盛事》
糊 〈动〉
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
用粥填塞。比喻勉强维持生活
糊hū涂抹或填补~墙。~裂缝。
糊hú
⒈粘合用的稠汁浆~。
⒉粘合,裱贴~窗户。~纸盒。裱~字画。
⒊不明晰,不明事理模~。~涂。
⒋烧焦饭~了。
⒌粥类玉米~。大米~。
⒍
⒈像粥那样的食物芝麻~。
⒉
①敷衍,不认真做事~弄,太不负责。
②欺骗,蒙混他在~弄人。
涂
拼音:
tú
解释:
涂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余声。本义涂水)
同本义
古水名。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。发源于寻甸,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,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
涂,水。出益州牧靡南山,西北入渑。--《说文》
洞涡水支流。在山西省榆次县境
道路。也作途”
出于玉之涂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乡也混然涂之人也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涂巷之人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故辟门除涂,以迎吾人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
又如涂次(路上;途中);涂夫(路人);涂巷(道路;街坊);涂轨(本指车行之道。引申谓路子,途径);涂数(途程);涂迹(轨迹,途径);涂辙(车轮
涂(塼)tú
⒈抹刷,粉饰~抹。~刷。~饰。~油漆。
⒉抹去~掉。~改。
⒊乱写,乱画~鸦。不要乱~。
⒋泥,烂泥~炭(〈喻〉困苦或污浊)。
⒌通"途"。道路。
涂dù 1.以金饰物◇作"镀"。
涂chú 1.通"除"。扫除。 2.古月名。称十二月。参见"涂月"。 3.古水名。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之滁河,至江苏省六合县东南流入长江。
涂yé 1.见"涿涂山"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吕端大事不糊涂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例子
吕端大事不糊涂相关词语
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