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白饭供客,青草喂马。比喻主人招待周到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bái fàn qīnɡ chú
白
拼音:
bái
解释:
白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
同本义
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
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
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饭
拼音:
fàn
解释:
饭
(形声。从食,反声。本义吃饭)
同本义
饭,食也。--《说文》
饭飱者三饭也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呼饭饮之。--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
饭疏食,饮水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饭糗(干粮)茹草。--《孟子·尽心下》
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尚能饭否;饭粥(吃粥);饭蔬(吃蔬菜)
给人喂饭或喂牲口
有一漂母见信饥,饭信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吕望屠于朝歌兮,宁戚歌而饭牛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惜往日》
又如饭牛(饲牛);饭僧(施舍饭食给僧人)
含。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
饭 fàn
⒈熟的谷物食品,多指大米饭这~好吃。这~好香哟!
⒉进食,定时吃的食品能~否?开~了。吃晚~了。
青
拼音:
qīnɡ
解释:
青〈形〉
(会意。从生,从丹。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”字;下面是丹”字,丹是井字之变。青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蓝色)
同本义
青,东方色也。--《说文》
正东曰青州。--《周礼·职方氏》
时则有青眚青祥。--《洪范五行传》。注木色也。”
其色青。--《素问·风论》。注肝色。”
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。--《周礼·职金》。注青,空青也。”
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青磷(磷火。俗称鬼火);青靛(深蓝色);青焰焰(青蓝色);青云万里(比喻前程远大);青云干吕(庆云翔集,应乎六吕。是一种吉
青qīng
⒈颜色
①深蓝色~天。~,取之于蓝,而~于蓝。
②深绿色~草。草色入簾~。
③黑色~线。~布。
⒉深绿色的东西,多指嫩苗的庄稼、花草等看~。踏~。~苗。~黄不接(新苗未成熟,陈粮已经吃完。〈喻〉暂时缺乏或前后接不上)。
⒊〈喻〉年轻,也指青年~春。~工。共~团。老中~。
⒋
青jīng 1.见"青青"。
刍
拼音:
chú
解释:
刍〈动〉
(象形兼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又(手)从草,表示以手取草。俗作芻。本义割草)
同本义
芻,刈草也。象包束草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。
七曰刍粖之式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淫刍荛者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
禁刍牧采樵。--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刍莝养马。--《越绝书·外传本事》
又如刍牧(割草放牧)
用草喂牲口
刍之三月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充人》
又如刍养(饲养)
刍 〈名〉
喂牲畜的草
食以刍叔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馈之刍米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九年》
民争负
刍 chú
①喂牲畜用的草~秣。
②割草。
【刍议】谦辞。指自己粗浅的意见、议论。
刍(芻)chú
⒈割草~牧田中。
⒉牲畜吃的草。
⒊
应用场景
含有"白饭青刍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白饭青刍的例子
白饭青刍相关词语
与白饭青刍有关

例句
- 。
- 。
- 。
- 。
- 。
- ★明·程登吉。
- 。
- 。
- 。
-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