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chè zǔ
拼音: chè
解释:
彻 (形声。从彳,甲骨文,从鬲”(炊具)从丑”(举手),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。《说文》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”,变成了形声字。本义撤除,撤去) 同本义 废彻不迟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 司宫彻之士。--《礼记·燕礼》 彻筮席。--《礼记·士冠礼》 大夫无故不彻县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 且虽诸侯相见,军卫不彻,警也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三家者以《雍》彻。--《论语·八佾上》 解车休马,罢酒彻乐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 又如彻案(撤去食案);彻坐(撤去座位);彻兵(撤军) 拆毁;拆下 彻 彻 chè通;透响~云霄、~夜不眠。 【彻骨】渗进骨头里。形容程度极深。 【彻头彻尾】从头到尾;完全彻底。 彻(徹)chè ⒈通,透,深透~夜。~上~下。透~‘风~骨。~头~尾(从头到尾,自始至终)。 ⒉〈古〉通"撤"~退。~去。 ⒊
拼音:
解释:
俎 (指事兼形声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从半肉在且上。”且,祭祀所用的礼器。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,常陈设牛羊肉) 同本义 为俎孔硕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 鸟兽之肉,不登于俎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 祭操俎。--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 俎豆之事。--《论语·卫灵公》 庖人虽不治疱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 又如俎几(俎形如几,故称。古代祭祀、燕飨时所用的礼器);俎拒(俎足中央的横木);俎味(祭祀用食品)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。多木制,也有青铜铸的,大方形 俎zǔ ⒈〈古〉祭祀时放置牛羊等祭品的器具。 ⒉切肉或菜时所使用的砧板刀~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彻俎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彻俎的例子 彻俎相关词语 与彻俎有关
彻俎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