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指经斧削而未修整的木料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fǔ mù
斧
拼音:
fǔ
解释:
斧〈名〉
(形声。从斤(斧头),父声。本义斧子,伐木工具)
同本义
斧,斫也。--《说文》
丧其资斧。--《易·巽卦》。注斧,所以断者也。”
既破我斧。--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
寺僧使小童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斧柯(斧柄;斧头与斧柄;做媒);斧脑(斧之背);斧砧(古代刑具);斧绣(持斧绣衣。古执法使者的仪制)
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
斧谓之黼。--《尔雅·释器》
加斧于椁上。--《礼记·檀弓上》
天子负斧依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。注斧依,为斧文屏风于户牖
斧 fǔ
⒈砍东西用的工具~头。把~子拿来。
⒉〈古〉一种兵器。
⒊
【斧正】
【斧政】请人修改文章的客气话。
木
拼音:
mù
解释:
木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树木形。上为枝叶,下为树根。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木”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。本义树木)
同本义
木,冒也。冒地而生。东方之行,从草,下象其根。--《说文》
五行,木之为言触也。阳气动跃,触地而出也。--《白虎通》
木者,春生之性。农之本也。--《春秋繁露》
一树十获者木也。--《管子·权修》
庄子行于山中,见大木,枝叶盛茂。--《庄子·山木》
舜之居深山之中,与木石居,与鹿豕游。--《孟子·尽心上》
草木之花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鸟兽木石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
木mù
⒈树栽植树~。封山育林,禁止伐~。
⒉指木料,砍下的成材的树~头。~材。
⒊用木料制成的~器家具。~牛流马。
⒋质朴,朴实此人~实。
⒌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麻~。嘴唇发~。
⒍棺材寿~。行将就~。
⒎五行(金~水火土)之一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斧木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斧木的例子
斧木相关词语
与斧木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