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亦称"牢九"。
2.食品名。汤团。一说为蒸饼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láo wán
牢
拼音:
láo
解释:
牢〈名〉
(象形指事。据甲骨文,里面是个牛”字,外面象养牛的圈。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。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)
同本义
牢,闲养牛马圈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牛羊豕之闲曰牢。
执豕于牢。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--《战国策·楚策》
祀五帝则系于牢。--《周礼·充人》
长幼群聚,而为牢藉。--《列子·仲尼》
元端以临牢筴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又如牢栈(圈养牲畜的栅栏);牢筴(猪圈);牢藉(猪圈)
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。牛羊豕各一曰太牢,羊豕各一曰少牢
天子社稷皆太牢,诸
牢láo
⒈饲养牲畜的栏圈亡羊补~(〈喻〉事后及时补救)。
⒉〈古〉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~(牛羊猪齐全)。少~(只有羊猪)。
⒊监禁犯人的地方监~。坐过~。
⒋坚固,永久~固。~记。~靠。~不可破。
⒌
⒍
牢lóu 1.削减。
牢lào 1.搜刮,索取。
丸
拼音:
wán
解释:
丸
(形声。反体指事。小篆是仄的反写。本义小而圆的物体)
同本义
丸,圜也。--《说文》
五六月累丸二不坠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市南宜僚弄丸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首衔铜丸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机发吐丸。
又如鱼丸;肉丸;丸熊(形容母善教子。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,其母曾和熊胆丸,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);丸丹(圆粒状丹药);丸散(中药的丸剂、粉剂之属);丸熊(用熊胆和制的药丸
);丸散膏丹(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)
特指弹丸
金丸落飞鸟,夜入琼楼卧。--唐·李白《少年子》
小球
丸wán
⒈小而圆的东西泥~。弹~儿。鱼~。肉~子。
⒉粒,丸药一次服五~。膏丹~散。
应用场景
含有"牢丸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牢丸的例子
牢丸相关词语
与牢丸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