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比喻事物名实不符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"子曰'觚不觚,觚哉!觚哉!'"何晏集解"以喻为政不得其道,则不成。"朱熹集注"觚,棱也;或曰酒器,或曰木简,皆器之有棱者也。不觚者,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。觚哉觚哉!言不得为觚也。"

构词分析

拼音:
ɡū bù fǒu ɡū
拼音: ɡū
解释:
觚〈名〉 (形声。从角,瓜声。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,用青铜制成,口作喇叭形,细腰,高足,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,容量3升,一说是2升) 同本义 觚,乡饮酒之爵也。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。--《说文》 二觚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记》。注爵一升,觚二升,觯三升,角四升,散五升。”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。--《大戴礼记·曾子事父母》 坐取觚洗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 子曰觚不觚,觚哉!觚哉!”--《论语·雍也》 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,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。--《红楼梦》 又如觚不觚(觚不成其为觚。形容 觚gū ⒈〈古〉一种盛酒器,喇叭口,细腰。有青铜制的。 ⒉〈古〉写字用的木简操~(拿木简写作)。 ⒊棱角,棱形六~(六棱状)。
拼音: 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拼音: ɡū
解释:
觚〈名〉 (形声。从角,瓜声。本义中国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种酒器,用青铜制成,口作喇叭形,细腰,高足,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,容量3升,一说是2升) 同本义 觚,乡饮酒之爵也。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。--《说文》 二觚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记》。注爵一升,觚二升,觯三升,角四升,散五升。”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。--《大戴礼记·曾子事父母》 坐取觚洗。--《仪礼·燕礼》 子曰觚不觚,觚哉!觚哉!”--《论语·雍也》 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,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。--《红楼梦》 又如觚不觚(觚不成其为觚。形容 觚gū ⒈〈古〉一种盛酒器,喇叭口,细腰。有青铜制的。 ⒉〈古〉写字用的木简操~(拿木简写作)。 ⒊棱角,棱形六~(六棱状)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觚不觚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觚不觚的例子 觚不觚相关词语 与觚不觚有关
觚不觚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