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1.唐时盐和考核官吏的标准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sì cái sān shí
四
拼音:
sì
解释:
四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。本义数目。三加一所得) 同本义
四,阴数也。四分之。--《说文》
阴数次三也。--《玉篇》
路下四亚之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谓乘马也。”
光被四表。--《书·尧典》
闰月定四时成岁。
良马四之--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
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--刘邦《大风歌》
又如四垂(四边);四梢(城镇四方边缘地方);四隅头(四方街口,四处);四柱(指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);四不拗六(少数拗不过多数);四趁(相称,各处都合适);四门(四方之门
);四鼓(四更);四知(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);四
四sì数目字三~五。
才
拼音:
cái
解释:
才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一横表示土地,下面象草木的茎(嫩芽)刚刚出土,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。本义草木初生)
同本义
才,草木之初也。--《说文》
有才能;有本领
试使斗而才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才郎(有才学的郎君);才哲(才智卓越的人);才雄(杰出的人才);才英(指才华杰出的文人);才杰(杰出的人才)
才
才力;才能
任人之才。--《淮南子·主术》
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才伐(才力门望);
才 cái
①才能怀~不遇。
②有才能的人奇~。
③表示以前不久他昨天~走。
④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(前面常用'只有、必须'或含有此类意思)只有你作这事,我~放心。
⑤表示本来并不如此的新情况直到天亮,我~知道迷路了。
⑥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你怎么~来
⑦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,次数少,能力差等他刚来北京的时候~三岁。
⑧表示强调所说的事(句尾常用'呢'字)他唱得~好呢!
⑨姓。
【才华】表现出来的才能(多指文艺方面)~出众。
【才略】政治或军事上的才干和智谋~过人。
【才气过人】才华超过一般人。
【才识】才能和见识。
【才疏学浅】见识少,学问不深(多用做自谦语)。
【才思】指文艺创作的能力~敏捷。
【才智】才能和智慧。
【才子】具有很高才干的人。
才zāi 1.语气词。
三
拼音:
sān
解释:
三〈数〉
(指事。本义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
同本义
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--《说文》
三,数名。--《广韵》
二与一为三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--《老子》
王三赐命。--《易·师》。荀注三者阳德成也。”
结恨三泉。--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三者数之小终。”
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--《易·需》
纪之以三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--《战国策》
又如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
三sān
⒈数目字~个。~人行必有我师。
⒉多次再~叮嘱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复斯言。
⒊[三甲]〈古〉"殿试"中榜者(进士)的三个等级。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,分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赐"进士及第";二甲,赐"进士出身";三甲,赐"同进士
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统称进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试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
三sàn 1.多次;再三。
实
拼音:
shí
解释:
实
(会意。从宀,从贯。宀,房屋。贯,货物,以货物充于屋下。本义财物粮食充足,富有)
同本义
實,富也。--《说文》
实,满也,塞也。--《小尔雅》
实,荣也。--《墨子经上》
有者为实,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。--《素问·调经论》
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。”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公家虚而大臣实。--《韩非子·亡征》
又如殷实;实核(种子);实谷(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)
真实;诚实
实,诚也。--《广雅》
夫图画,
实(實、寔)shí
⒈满,充满~心铅球。~足岁数。仓库充~。
⒉种子,果子果~。
⒊真,诚恳,不狡猾真~。诚~。老~。说~话。
⒋客观存在的~事。~际。~力。~况。事~。
⒌的确确~。
⒍用于加强语气~难从命。
⒎施,执行,推行~施。~行。"
⒏
⒐
⒑
①真,的确~在对。
②不虚假,不马虎他干活很~在。
③其实,实际他说懂了,~在是哄骗人。
⒒
①客观的真实情况。也指实践联系~际。
②具体的~际效果。
⒓
①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。
②实行及履行自己的主张或诺言。
⒔
⒕
①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观察和研究活动。
②指实验的工作。
⒖
实zhì 1.到达。
应用场景
含有"四才三实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四才三实的例子
四才三实相关词语
与四才三实有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