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。又作图伯特﹑土伯特﹑退摆特,是吐蕃的音变。参见"图伯特"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tú bái tuī
拼音:
解释:
图 (会意。从囗,从啚。囗,表示范围。啚,鄙”的本字,表示艰难∠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,需慎重考虑,相当不容易。本义谋划,反复考虑) 同本义 图,画计难也。--《说文》 是究是图。--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。传谋也。” 君与臣图事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 君不图与。--《公羊传·庄公十三年》 而天下可图也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 又如试图(打算);图计(谋划) 图谋;谋取 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 举其一不计其十,究其旧不图其 图(坉)tú ⒈画画影~形。彩色~之。 ⒉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~画。~表。蓝~。插~。地~。 ⒊谋划,打算宏~。企~。 ⒋谋取,希望得到~谋。~强。~名~利。 ⒌ 号叫"图腾"。有的氏族将图腾作为禁忌物,动、植物图腾则禁杀禁吃。
拼音: bái
解释:
白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日光上下射之形,太阳之明为白,从白”的字多与光亮、白色有关。本义白颜色) 同本义 白,西方色也。殷用事物色白。--《说文》 虚室生白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 若白驹之过隙。--《庄子·知北游》 白昼大都之中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 白玉不毁,孰为圭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 须眉交白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 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 目辨白黑美恶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拼音: tuī
解释:
忒〈名〉 (形声。从心,弋声。本义差误) 同本义 (侧重不符合客观实际) 忒,更也。--《说文》 忒,差也。--《广雅》 故日月不过,而四时不忒。--《易·豫》 春秋匪解,享祀不忒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 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--《诗·曹风·鸤鸠》 忒,差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四》 昊天不忒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 常德不忒。--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 又如差忒(差错) 忒 〈副〉 太,过于 忒tè ⒈差错不~。差~。 ⒉见tuif。 忒tuī ⒈〈方〉太天~热。他~性急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图白忒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图白忒的例子 图白忒相关词语 与图白忒有关
图白忒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