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沙剖璞

词语 披沙剖璞
拼音 pī shā pōu pú
披沙剖璞的意思,词语解释 披分开。剖剖开。璞含有玉的石头。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,从石头里剖出美玉。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、挑选出所用的人才。
汉字
披的拼音
披的解释 披〈名〉 (形声。从手,皮声。本义引柩帛) 古夹具。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,从旁持曰披。--《说文》 设披周也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披,柩行夹引棺者。” 执披。--《周礼·司士》。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,有纽以结之,谓之戴。” 执披者旁四人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 设披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 披 〈动〉 分开;裂开 而披其地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。注犹分也。” 又披其邑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。注析也。” 不折必披。--《史记·魏其安侯传》。正义分析也。” 柳条 披pī ⒈穿,覆盖在肩背上~衣。~红。~星戴月(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劳动)。 ⒉翻阅,揭开~卷。~露。~肝沥胆(〈喻〉非常忠诚)。 ⒊分开,劈开~沙拣金(〈喻〉细心挑拣,去粗取精)。~荆斩棘(〈喻〉创业艰辛)。 ⒋裂开木头~了。竹棍~了。 ⒌ ⒍ ①显示,揭露。 ②发表,公布~露新闻。 披bì 1.古丧具。用帛做成,系于柩车两侧,备牵挽之用,以防倾覆。
汉字
沙的拼音 shā
沙的解释 沙〈名〉 (会意。从水,从少。《说文》水少沙见。”金文字形,左边是水,右边少”象沙粒形。本义极细碎的石粒) 同本义 沙,水中散石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砂。 于沙。--《易·需》。荀注水中之刚。故曰沙。” 剽土之次曰五沙。五沙之状,粟焉。如屑尘厉。--《管子·地员》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。尽沙也。--《北山经》 红壁丹沙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 胡关饶风沙,萧索竟终古。--李白《古风》 绿杨荫里白沙堤。--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 又如沙芦(泥沙里的芦苇);沙砾(细沙和碎石。也作砂砾);沙坛(沙祭坛);沙路;沙堤; 沙shā ⒈沙子,砂子,极细碎的石粒~石。~滩。泥~子。 ⒉像~子的~糖。~布§豆~。 ⒊声音发哑(不清脆、不响亮)~哑。~声。 沙shà淘汰,使清除~汰。将豆里的石子~掉。 沙suō 1.通"娑"。婆娑。谓盘旋飞舞。 2.通"挲"。摩挲。谓以手搓揉。
汉字
剖的拼音 pōu
剖的解释 剖〈动〉 (形声。从刀,咅声。本义破开,中分) 同本义 剖,判也。--《说文》 剖,分也。--《广雅》 剖伛之背。--《战国策·宋策》。注劈也。” 比干剖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。释文谓割心也。” 剖刑而莫邪已。--《荀子·彊国》 剖冰济水,不惮艰难。--《吴子·料敌》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,与女剖分而食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 予贸得其一,剖之,如有烟扑口鼻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 又如剖心(破开胸腹以割心;开布诚心,竭诚相见);剖判(分割,破开;辨析);剖列(分列);剖割(分割);剖肝沥胆( 剖pōu ⒈破开,分开~开。~瓜。尸体解~。 ⒉分析,分辨~析。~明事理。 ⒊ ⒋
汉字
璞的拼音
璞的解释 璞〈名〉 (形声。从玉,菐声。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。也指未雕琢的玉) 同本义 含玉的矿石 天真,淳朴 夫质者朴也,有崇尚太璞之意。--郑观应《盛世危言》 璞玉浑金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--南朝宋·刘义庆《赏誉上》 璞pú含玉的石头或未雕琢过的玉浑金~玉。〈喻〉人的品质纯朴~实。
汉语词典

为您提供最新的汉语词典查询服务,目前收录了新华词典、现代汉语词典的所有的词语,词语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和完善。

您可以输入任何词语中的部分文字或者词语,如:高,高兴,只要符合查询条件的词语都会显示出来。感谢您的使用。

工具链接
©2010-2024  恰融网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测网速  组词  英语单词  网络测速  汉语词典  新华字典  笔顺  三思工具查询网    
鄂ICP备20010684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