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犹尾大不掉。比喻部属势力强大,难以驾驭。
构词分析
拼音:
mò dà,dài,tài bù fǒu diào
末
拼音:
mò
解释:
末
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木”上加一点,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。本义树梢)
同本义
末,木上曰末。--《说文》
不揣其本,而齐其末。--《孟子》
末有十日,其华照下地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末大必折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又如末大(树木枝端粗大。喻部属势力强大);末大必折(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);末杪(末尾);末梢(末尾;最后)
泛指物的末端、末尾
元首末要。--《周书·武顺》
风淫末疾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四肢也。”
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--《孟子
末mò
⒈梢,尖端,跟"本"相对~梢。~大必折。秋毫之~。
⒉最后,终了,跟"始"相对~尾。~了。岁~。
⒊碎屑,不重要的事粉~。药~儿。茶叶~。切勿本~倒置。
⒋轻微,不足道(旧时用作自谦)~议。~将愿往。
⒌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,主要扮演中年男子。
大
拼音:
dà,dài,tài
解释:
在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(跟“小”相对)。
不
拼音:
bù fǒu
解释:
副词。
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掉
拼音:
diào
解释:
掉
(形声。从手,卓声。本义摇,摆动)
同本义
掉,摇也。--《说文》
且郦生一士,伏轼掉三寸之舌,下齐七十余城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末大未折,尾大不掉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
又如掉尾巴;掉荡(摇荡);掉眩(肢体摇动旋转);掉擘(甩着臂膊走,又谓攘臂奋起);掉舌(鼓舌,指游说、谈论);掉嘴弄舌(摇唇鼓舌;搬弄是非);掉栗(战栗)
弄,卖弄
言必据书史,断章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掉书袋。--《南唐书·彭利用传》
又如掉罨子(耍花招,卖弄花招)
玩弄;搬弄
掉 diào
①落~泪、~进水里。
②落在后面~队。
③遗失;遗漏别弄~了。
④减少;降低~膘、~价。
⑤摇动;摆动尾大不~。
⑥回;转~头。
⑦对换~个。
⑧用在一些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的完成改~坏习惯。
【掉包】暗中用假的换真的或用坏的换好的。
【掉以轻心】对人对事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。
掉nuò 1.持,举。
应用场景
含有"末大不掉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末大不掉的例子
末大不掉相关词语
与末大不掉有关

例句
- 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