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收录

词语解释

1.小鼓和木梆。军中用于打更巡夜。

构词分析

拼音:
bì tuò
拼音:
解释:
鞞〈名〉 刀鞘 请令以鱼皮之鞞为献。--《逸周书·王会》 又如鞞琫(刀鞘上的装饰物);鞞芾(刀鞘和蔽膝) 鞞bǐng 1.刀剑鞘。《逸周书.王会》"请令以鱼皮之鞞……鲛瞲利剑为献。"孔晁注"鞞,刀削。"晋葛洪《抱朴子.博喻》"断长剑以赴短鞞,割尺璧以纳促匣也。"一说指刀鞘上的装饰物。参见"鞞琫"。 鞞bì 1.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的一种服饰。 鞞pí 1.同"鼙"。 2.见"鞞蓝风"。 鞞bēi 1.古地名用字『置牛鞞县,故城在今四川省简阳县东部。
拼音: tuò
解释:
柝 (形声。从木,橐声。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) 同本义 夕击柝而比之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宫正》 鲁击柝闻于邾。--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 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 大夫击门,士击柝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五年》。范宁注柝,两木相击。” 朔气传金柝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留击柝者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又如柝击(击柝巡夜);柝汲(巡夜和汲水。泛指劳作) 象声词 柝 〈动〉 判,分开 通拓”。开拓 廓四方,柝八极。 柝tuò旧时打更用的梆子。

应用场景

含有"鞞柝"的常见词语或成语

鞞柝的例子 鞞柝相关词语 与鞞柝有关
鞞柝

最新更新词语 最新